各院(部):
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,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,根据《山东大学(威海)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实施办法》(山大威校人字〔2015〕8号)精神,校区决定开展“山东大学(威海)青年学者未来计划”(简称“未来计划”)第六批培养人选遴选工作,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遴选范围
专任教师、学术类外籍及港澳台地区教师、实验教师。
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、学校杰出人才体系齐鲁青年学者及以上高层次人才,不再参加本计划遴选。
二、遴选规模
第六批遴选不超过10人。
三、遴选条件
(一)申报“未来计划”,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:
1.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遵守国家法律法规;
2.热爱高等教育事业,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,学风严谨,具备团结协作精神;
3.具有博士学位、讲师及以上职务的专任教师,截止2020年1月1日,自然科学类教师年龄不超过35周岁(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),人文社科类教师年龄不超过40周岁(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);
4.有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,学术思想活跃,学术水平居于相关学科领域同年龄段学者前列,已取得或预计取得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;
5.具有较大发展潜力,有成为齐鲁青年学者及以上层次人才的潜力。
四、遴选程序
(一)个人申报
申请人填写《山东大学(威海)青年学者未来计划申报书》,并向所在单位提交相关支撑材料。
1.单位对申请人的思想政治表现、师德师风、学术诚信、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,对其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;
2.基层学术委员会对申请人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进行评价,对申报人选进行排序推荐;
3.基层单位党政联席会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,并确定推荐人选所依托的团队平台和支撑条件,提出推荐意见和个性化培养方案;培养方案应包括培养目标、工作任务、拟采取的培养措施(培养方式、途径和内容,以及纳入所在学科团队培养情况,支持条件和经费投入等)、考核管理等方面。
4.推荐人选名单及其申报材料在基层单位公示五个工作日。
(二)校区组织专家评议
按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分别组织推荐人选现场答辩,评审专家进行综合评议,形成综合评价意见,分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对推荐人选进行排序。
(四)校区学术委员会评审
校区召开校学术委员会,确定最终培养人选。
(五)公示
拟培养人选名单在校区网站上公示五个工作日。
(六)公布培养人选
公示无异议后,校区公布“未来计划”培养人选名单,并与培养人选签订培养协议,明确岗位职责、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等。
五、工作要求
(一)各单位要严格按照“未来计划”的有关要求,明确推荐标准和遴选程序,做到选拔标准科学合理,程序公开透明。
(二)坚持高水平、高标准择优推荐,优先支持学校优势学科、特色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的申请人选,不搞学科间平衡,确保优秀青年骨干脱颖而出。
(三)各单位于2020年10月23日前将《山东大学(威海)青年学者未来计划申报书》(附件1)、《山东大学(威海)青年学者未来计划申报情况汇总表》(附件2)和培养方案(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、加盖公章)各一式一份送交至人事处,电子版发至sdwhjcb@126.com。
联系人:李传先、李成超
联系电话:5688359
人事处
2020年10月9日